搜索
  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社会培训信息
 
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,四位妈妈晒出孩子年度培训账单
发布日期:2017-02-03

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,四位妈妈晒出孩子年度培训账单

幼儿园的娃上兴趣班,一年6千打底

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,四位妈妈晒出孩子年度培训账单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,四位妈妈晒出孩子年度培训账单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,四位妈妈晒出孩子年度培训账单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,四位妈妈晒出孩子年度培训账单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,四位妈妈晒出孩子年度培训账单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,四位妈妈晒出孩子年度培训账单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,四位妈妈晒出孩子年度培训账单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,四位妈妈晒出孩子年度培训账单

记者在朋友圈里做了个小调查,发现从幼儿园到高中,即将过去的猴年,家长在孩子课外培训(包括兴趣班和主课辅导班)上的费用,几乎都上万。而从小学开始,课外培训支出基本上都达到了2~4万元。

根据艾瑞咨询公布的《2016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者图谱》显示,38.6%的家庭每年家庭教育产品支出大于6000元;一线城市的家庭平均月教育产品支出大于1000元的比例为32.8%,这也就意味着年教育支出都要超万元;家庭月收入高于30000元的家庭,有37%每月教育产品支出高于2000元。

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对北京、哈尔滨、石家庄、广州、南京等8个省会城市近5000名中小学家长的调研结果显示,5000名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家庭子女教育年支出平均达8773.9元,占家庭总收入的30%。其中有2.8%的家庭子女教育年支出在30000元以上。

杭州的情况如何呢?

光是从青少年宫报名需要摇号就可见一斑。2016年12月,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2017春季班报名人数创新高,5.1∶1的摇中率比今年民办初中派位比还高。而杭州的音乐培训机构,乐器培训单门一对一的课程,一期从6000元到一万元不等,比如天目琴行的器乐课,“起步价”就是150元一节。

对于很多孩子而言,大多参加的不止一个培训班或者兴趣班,一年到底需要花费多少钱?记者随机请来四位家长,非常普通的杭州家庭,孩子分别在读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。他们大胆晒出了自己猴年的课外培训账单。四位家长都是不算不知道,一算吓一跳,“真的是很烧钱啊!”

从账单,我们也可以看出,培训内容的分布比例,随着年龄逐渐从“素质教育”转向了“应试教育”。从幼儿园的五花八门、几乎100%的兴趣班,慢慢开始被主课辅导班侵占,到了高中,数理化英语完全霸占了课外培训的时间。

某宝每年自动跳出的年度账单都会让人肉痛:今年又败了那么多?不过,比起衣食住行,孩子的教育支出更受关注,作为猴年的最后一期新教育周刊,我们这次把话题聚焦在年度教育账单上。

四岁的孩子需要学乐器吗,中学生能否坚持上兴趣班

四则小故事,纠结迷茫鼓励无奈……

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,四位妈妈晒出孩子年度培训账单

这四位妈妈晒出的年度教育账单,记者发到朋友圈后,立刻引来了热议。甚至北京的朋友都来评论:“北京远不止这个数字。”马上,就有杭州的小姐妹回复:“我就是看到了账单,赶紧也算了下我们的一年教育开支,发现太厉害了。女儿每个月的培训费加起来超过6000元。”还有朋友调侃道:“先天不足靠钱补。”

随着生二胎的家庭越来越多,教育开支就成了双倍。虽然家长们叫嚷着,孩子教育开销太大,但是不少爸妈表示,是有成就感的。记者所在的一个幼儿园家长群,28位家长有15位的头像是孩子画的画或者孩子正在画画、弹琴、下棋的照片。

以下这些故事,有没有说中你的心里话。

A

主角:媛媛 年龄:四岁

媛媛今年4岁,上头还有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哥哥。父母每年花在两个娃身上的课外培训费不菲。

媛媛是个姑娘,媛媛妈从去年开始给她修了两门形体训练:拉丁舞和艺术体操,才一个学期的费用已逾2000元。媛媛还同时学着画画和锻炼讲故事能力的语言课。一年下来,光是媛媛的兴趣班已经花掉了近6000元。

但这显然只是漫漫长路的开始。因为,媛媛妈发现和儿子同龄的孩子普遍会一两件乐器,在学校里时不时可以参加艺术活动,登台表演的小朋友总是让家长十分自豪。媛媛哥哥没有学过乐器,自然就没有了这份骄傲。而根据琴行老师的宣传,4~5岁是孩子开始学乐器的最佳年龄,那是否要给4岁的媛媛学一个呢?

这可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。

就拿钢琴来说,买一架普通钢琴起码上万元,一对一的钢琴课是100元起步,这还是请的普通老师或者几个小朋友一起上课的价格。当然还有其他较为便宜的选择,例如时下流行的尤克里里,一件乐器便宜的也就几百元,但是一期尤克里里班10多次课,怎么也得5000元。

只要决定让孩子学音乐,课程费加教材、乐器、考级什么的,每年上万元跑不了。

“再接下去幼升小了,衔接课程也需要上起来。”媛媛妈妈不禁感慨,“生了娃就感觉自己赚得太少啊!”

B

主角:小贝 年龄:11岁

小学五年级学生小贝,他的兴趣班经历可是大手笔,大提琴、滑冰、篮球、画画都齐全了。大提琴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已经坚持了六年,每节课220元,每年都要花掉一万多元的学费,再加上美术和体育班,小贝的兴趣班一年至少要花费2万元。

“平时上课都是一期一期的,有些课甚至是一节课一节课地交钱,感觉不是很明显。现在把账单算出来发现真的很厉害!”小贝妈说,“虽然现在功课开始紧张了,但是孩子的大提琴还是不舍得放弃。”

但是小贝妈发现,儿子的不少同学已经渐渐开始停止乐器训练,“有的同学考出10级之后,就开始不练了”。所以,小贝妈现在挺迷茫的,到底应该支持小贝继续学大提琴,还是应该让他把学琴的时间用到学习上去。

C

主角:“星辰” 年龄:15岁

上了初中的孩子,主课压力陡然增大,为了考一所好的高中,大部分精力花在了课程上。这也充分地体现在了家长的教育账单上。

豆妈的女儿网名“星辰”,今年初三了,跟大多数同龄人一样,每天除了学校的课程,她还要上课外辅导班。数学和英语培训班都是8000元一年。她还去上过不少其他课程的试课,不过最终只保留了数学和英语。

虽然学业紧张,“星辰”同学还是把绘画坚持了下来。

“从幼儿园的儿童画开始,她已经画了10年啦,现在在一个专业的老师那里上课,每堂课都要四五百元呢。”豆妈说,“这是孩子自己要求的,她是真的喜欢画画,虽然现在不是每周都有时间上课,但是她坚持每天都画。再忙再累,给她10分钟画画,然后才能安静下来去做功课。女儿经常说,这是一种让自己安静和排解压力的方式。”

如果说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大多是被父母逼着学这学那的,在“星辰”这个年龄,依然坚持兴趣课的,大多出于“真爱”了。

“星辰”班上也有几个同学和“星辰”一样,有的是学芭蕾的,有的学国画的,也有练滑冰的,有的是孩子自己坚持不肯放弃的,有的是爸妈希望孩子能有机会成为特长生,这也是进入好的高中的一个方式。“学芭蕾的同学甚至都参加香港地区的国际比赛了,我们并不要求孩子在比赛上拿奖,也不是为了考级。我和孩子的父亲都是从乡村到城市,我们上学的时候,成绩不比城里孩子差,工作也努力,但是自己总是感觉除此以外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特长,其实是有自卑的。所以到了孩子这里,我们十分鼓励她去发展一门和学业或工作都无关的兴趣爱好。”豆妈说。

D

主角:小白 年龄:16岁

现在的家长都越来越有“素质教育”的思维。然而,素质教育想得再好,到了高中一样要面对残酷的高考现实。

网民“白居士”的女儿小白今年高一,去年刚从一所民办初中考上了杭高钱江校区。他的女儿也一样是钢琴、二胡、画画一路从少年宫学上来的,画画也坚持了10年,最终在考入高中后停下脚步,义无反顾地全面投入应试教育。

“从去年暑假开始,我给她报了数理化和英语培训班,已经几万元出去了。”“白居士”说。

“白居士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每门课每节180元,一年有四个学期(包含寒暑假),总共55次课,所以一门课一年就要9900元,四门一起就近4万元学费。每天住校学习,周末回家,周六一整天上培训班。“实在是没有时间再去上兴趣班了,一周总要给她一天的时间休息吧。”“白居士”的语气是满满的无奈。

“女儿的外婆就是杭高毕业的,女儿当初信誓旦旦要和外婆做校友。虽然中考发挥得不是很好,但还是进了杭高钱江校区。进了高中以后,她自己明显感觉到高中的氛围是非常紧张的,学习压力那么大,她完全不敢放松。而且她要面临‘新高考’,机遇多,当然对能力要求也更高。”

(钱江晚报)


您是第 5687744 位访客